接續上篇的內容,我們談到張明淑在韓國時尚界不可抹滅的貢獻與影響,可其實,米蘭阿嬤是對於自己的外表沒有自信,才會特別關注時尚、從高中二年級就向服裝設計領域懷著夢想;醜小鴨變天鵝,這種故事已經多如牛毛,但蛻變時的艱辛路途故事、獨特人生態度和處事哲學,個人覺得才是讓她更加鶴立雞群的要因。
「以前老一輩的人生總活得像交作業似的」,明淑在書中寫下的這句,是對於自己前半段人生的感嘆,「結婚是按照大人們的計畫,就連生小孩也是」,「強迫我過和別人一模一樣的人生」,那我的夢想呢?
關於老人家總愛干涉子女或晚輩結婚生子這part,米蘭阿嬤的態度實在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,直接綜藝摔,because她寫的是:「長輩們,拜託一下,您又不會幫忙換尿布,也不會幫忙煮副食品,不過是偶爾見個面的人,為什麼要這麼多管閒事?」、「鄭重拜託了,如果真沒有話題和年輕人聊,乾脆就聊天氣吧!讓現在的年輕人過得像慶典吧!」。
別說在韓國,就連在我們台灣,請問各位辣妹有遇過會這麼想的長輩嗎?更何況是來自一個生於韓戰年代、長於父權思想社會下又年屆古稀的韓國女性,秉持著這種attitute,還公開寫出來,你們說是否只能給予乙個辣妹respect,且她在這本《我70歲,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》裡,甚至還提及了自己對於不同性傾向的認同,也表明支持著身邊的同性戀友人,這點實在讓我너무意外,畢竟韓國社會截至目前,對於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概念還是非常地保守(ㄌㄨㄛˋㄏㄡˋ),更何況,她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。
(但身處時尚圈,遇見男同志的機率實在是太高了,有哪一個名品設計師是異男的you tell me?突然來這題我也是要想了一會兒才想到有Christophe Lemaire)。
在看韓劇或電影時,辣妹們有沒有發現爸爸媽媽的角色,常常會使用:「某某某他爸、誰誰誰的媽」這樣的詞來稱呼,例如82年生的金智英,母親主體的姓名就被“女兒的媽媽”這個角色給蓋過,好像在生完孩子之後,自己人生的中心已不是自己一樣,這種情形乍看毫無異狀,很正常?可仔細想想,我怎麼卻有種傷悲感襲來(即使我自己不會有小孩也想哭);對於如此,米蘭阿嬤寫著:「要有『我』,才會有孩子和老公,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為我自己而活的大前提,如果沒有了我,我的宇宙也就消失殆盡了。」
(以下開放LINE暱稱改成__媽媽的辣妹們簽到)(關懷時間突然插播:請一定要記得,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喔,答應我,請務必要好好愛自己好嗎)。
韓國有一句俗諺是:「婆婆的壞心眼是天生的」,that’s right,韓劇演的婆媳關係都是真的,大家都知道,韓國媳婦除了對婆婆要用最高層級的尊稱語,大小節日張羅食物或祭祀準備,責任全部在媳婦的身上,너무可憐,受過西方教育的米蘭阿嬤,當然也談論了自己韓/義友人對於婆媳關係天差地別的觀念:在韓國「把婆婆當成官職頭銜一樣」、在義大利「婆婆會當媳婦是兒子的人生伴侶,像朋友一樣對待」;就跟人際關係一樣,即使再親近,有條界線是我們會劃在心裡,提醒自己不要超過的,但怎麼放在婆媳之間就變了樣呢?明淑除了寫下心得外,也反過來思考且改正自己對於兩個兒媳的心態。
再來,她在得到丈夫的允許後去留學,但是等一下,你們不覺得光是「允許」,就是很奇怪的事情嗎?明淑이모在書中也寫下了這樣對自己過去的疑問;要如何活得不愧對自己,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相同,阿嬤在一次契機中前往了非洲進行志工服務,一做就是25年,默默行善,寫書的版稅也全部都捐給了慈善機構,實踐了從前奶奶告訴她的:「不要急於炫耀,不要自表功績,忘了自己布施的事情吧」;除了現在進行式的善行,她更申請了器官捐贈,明淑說:「既然會死,那就不要活得太久,這樣才能給受贈者健康的器官,希望我的死亡對某些人而言會是禮物,會是滿滿的喜悅」,看到這段,實在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,立刻轉頭和韓熊討論要去簽器捐的事情。
自尊、充實、品味、責任,從各個小章節、小故事延伸出的議題實在是好多,多到即使我強迫症還是投降寫不完,例如:媽朋兒、物品與人際關係的整理術、領養與棄嬰、提前贈送遺物、Zero Waste,even還有個人色彩、YOLO/ FIRE族等等元素,值得大劃重點的名句也是多到不行,如:「我維持身材是為了不用買新衣服」、「我不想為了我無法選擇的東西費神受苦,因為我解決不了」等等;真心推薦你們到書店翻一翻這本書,某個段落或某個字句,肯定會讓你在寒意漸起的現在,感受到米蘭阿嬤的溫柔暖心。
對於人生,哪些事物是自己不喜歡的,我們都了然於心,但對於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我們卻遲迴觀望;米蘭阿嬤用70年的歷練告訴你:「只要認真享受生命,時候到了就走」,你的燦爛明天,由你自己自由創造。
這裡可以買: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nZO18X
誠品:https://reurl.cc/YdXv2O
金石堂:https://reurl.cc/oZrp2Q
蝦皮:http://bit.ly/3ASRLxW
本文同步刊登於Facebook&Instagram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